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3-20 12:29
3月16日,江苏省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助老区”爱心助学活动在洪泽区岔河镇革命老区温情启幕。此次活动共向72名困境学子发放帮扶资金7.26万元,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用爱心温暖老区未来。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岔河镇人大主席李国家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点滴行动,为老区孩子铺就成长阶梯,更希望唤起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公益行列,共同守护乡村教育的希望。”
李国家还对受资助的同学寄予了殷切期望。他希望同学们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转化为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强大动力。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做到求知与修养并重。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刻苦自励的精神,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增长新才干。同时,要心怀感恩,把感恩之情化作刻苦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奋发向上的动力,化作弘扬传统美德、传递爱心的实际行动,化作回报社会、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力量。积极投身时代发展浪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创造辉煌成就,谱写壮丽人生篇章。
企业家代表陈洪兵在发言中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支持,反哺教育、扶危济困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未来将持续关注家乡教育事业,助力更多学子圆梦。
本次捐资活动由中国环保国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孙大兵、江苏华龙无纺布有限公司的张义平、南京持盈贸易有限公司的陈士明、江苏沃尔康谷得肥业有限公司的王锋、淮安丰盈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胡庭志、淮安市洪泽岔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陈洪兵、苏州三正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洪泽分公司的杨昊、江苏好又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张学高、洪泽区陈秀珍养老基金会的唐传金、上海万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刘建华、江苏省粮食集团白马湖收储有限公司等20多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共筹集善款72600元,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形式,72名“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获得精准资助,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些爱心人士的善举,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贫困学生的求学之路,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也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为建设幸福岔河、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受助学生代表小王动情说道:“这笔助学金不仅是经济支持,更是一份精神力量。我会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将来回报家乡和社会。”活动现场,基金会还宣布将建立长期帮扶机制,通过结对助学、心理辅导等方式持续关注受助学生成长。
岔河镇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协会会长主任李锦顺在总结中表示,捐资助学是一项意义非凡的慈善事业,既承载着当下的责任,又对未来影响深远。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的弘扬,更是对乐善好施精神的传承。点滴爱心汇聚起来,能形成强大力量,成就伟大事业。一份份爱心可以帮助贫困学生克服求学困难,助力他们完成学业。善举能营造和谐氛围,爱心可传承美好品德。此次活动不仅为困境学子解了燃眉之急,更在全镇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作为革命老区,岔河镇曾为红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但因历史与地理因素,部分家庭仍面临经济压力,学生求学之路需社会支持。江苏省乡村发展基金会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精准聚焦教育帮扶,通过前期走访调研,筛选出72名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学子,为其提供每人1000元至1500元不等的助学金。活动现场,基金会代表与当地政府负责人共同为受助学生颁发资助金,并送上学习用品与鼓励寄语。
据悉,此次岔河镇助学行动是该会2024年“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系列活动的首站,后续将联动更多资源,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公益动能。
从红色热土到希望田野,爱心助学的星火正在江苏老区燎原。这场跨越时空的“教育接力”,不仅托举起72个家庭的梦想,更彰显了社会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未来,期待更多温暖汇聚,共同书写老区发展的新篇章。
(洪泽区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协会 钱玉国 李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