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退出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机构概况
    • 领导信息
    • 内设机构
    • 注册信息
    • 机构章程
    • 志愿者
    • 年度工作报告
    • 财务会计报告
  • 最新资讯

    • 帮扶要闻
    • 市县动态
    • 文件通知
    • 图文视频
  • 老区建设

    • 老区动态
    • 红色印记
    • 爱心故事
    • 老区建设
  • 产业帮扶

    • 示范项目
    • 项目助学
    • 职教培训
    • 经验交流
    • 探索创新
    • 产业帮扶
  • 助学帮扶

    • 助学帮扶
    • 国华招生
    • 天海职校
    • 滴水筑梦
    • 碧桂园
    • 创业培训
  • 公益捐赠

  • 慈善基金

    • 设立基金流程
    • 慈善基金
  • 个人救助

  • 专题报道

    • 2020.9.10会议专题报道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 老区建设

  • 老区动态
  • 红色印记
  • 爱心故事
  • 老区建设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 携手助老区

    已筹款:¥3220616.56
  • “滴水•筑梦”助学工程

    已筹款:¥128514.50

丹阳市“三会”珥陵镇分会协助祥里村走出绿色振兴路

来源:本站浏览次数:30

2025-10-13 15:00

十月风暖,漫步丹阳市珥陵镇祥里村的田野间,沉甸甸的稻穗缀满枝头,将秋日乡村点缀得生机盎然。今年以来,珥陵镇分会协助联系点祥里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为引擎,积极探索“基地培育水稻、秸秆转化有机肥、有机肥反哺基地”的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在唤醒土地可持续活力的同时,走出一条产业与生态融合的振兴新路。

剪辑_2.jpg

党建引领,筑牢产业发展桥头堡

祥里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由“三会”珥陵分会牵头创办的珥陵富祥粮食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已成为带动区域农业发展的“领头雁”。合作社不仅实现本村土地的规范化管理,更将辐射范围延伸至珥陵镇积庆村、扶城村及导墅镇周边村庄,累计管理土地超2万亩,直接惠及农户5000余户,每年为农户带来增收50余万元。通过构建“合作社+品牌+农户”的组织体系,祥里村既整合了分散的农业资源,又打通了农产品产销对接的关键环节,让农户稳稳嵌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村党委书记陈建阳说:“现在推进150亩生态循环种植,就是要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同时,让产业更有后劲、农户更得实惠,实实在在筑牢产业发展的‘桥头堡’,让祥里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剪辑.jpg


绿色循环,打造生态农业“新模式”

为守住大米品质的“生命线”,分会协同祥里村将标准化生产贯穿农业种植全过程。在品种选择上,精选优良食味稻米“南粳46”,从源头保障大米的口感与品质。在田间管理中,创新采用缓控释肥技术,并搭配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科学结合的减量增效方案,既能精准防控病虫害,又能大幅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让每一粒稻米都带着“绿色基因”。

而这一模式中最具生态智慧的,当属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环节。水稻收割后,散落田间的秸秆不再被简单处理,而是统一回收至专用堆肥点,经过自然腐熟转化为优质有机肥。待到来年春耕,这些“田地产出的养分”又将重新施入农田,真正实现“取之于田、还之于田”的生态闭环。这一循环不仅破解了秸秆处理难题,更有效改善了土壤酸化问题,在提升土地肥力的同时守护了乡村生态,让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双向共赢。

剪辑_4.jpg


效益多元,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党建引领老区发展与绿色循环模式的双重驱动下,祥里村正释放出显著而多元的综合效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注入强劲动能,一幅兼具“含金量”“含绿量”与“含民量”的乡村新画卷徐徐铺展。

经济效益上,该村以“品质赢市场”为核心,依托优质品种与精细化生态管理,从源头全面提升稻米品质。品质跃升直接转化为品牌溢价与市场竞争力,成功实现“优质优价”--预计稻米单价将迎来可观增长,既直接增厚村集体经营收益,又借助合作社辐射带动,为周边农户搭建稳定增收桥梁;同时,通过延伸加工、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共赢机制。2024年,富祥粮食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额突破1700万元,用实打实的数据印证产业活力。

社会效益上,该村发展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构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样板,释放出强大的示范与辐射效应。通过常态化组织技术培训,该村将水稻绿色种植、秸秆综合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精准传递给农户,有效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让更多农民掌握“生态致富经”。更重要的是,祥里村通过实践打磨,形成了一套接地气、易操作的本地化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一从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从资源循环到品牌打造,每一步都清晰可学,为周边乡镇乃至更大范围的农业转型提供了“祥里方案”,助力推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效益深远持久。

(丹阳市“三会”)


捐赠账号

账户名:江苏省乡村发展基金会


账号:10107601040017375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南京龙江支行


税号:53320000509171048B

地址: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保街1号西苑公寓1幢

办公室咨询电话:025-86269432 025-86269430 15951801353

备案:苏ICP备16020463号

电子邮箱:jsfupi@126.com

版权所有:江苏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江苏省乡村发展基金会、江苏省乡村发展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扶贫之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