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10-13 10:50
时值金秋,江南大地又到了收获的季节。10月12日,陕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王卫华(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一行五人(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在江苏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阎立(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镇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宦祥宝(镇江市政协原副主席)的陪同下,来到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考察振兴发展革命老区的新实践。
宝堰镇位于镇江市丹徒区南端,属于全国六大山区抗日根据地的茅山革命老区,是镇江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被史学家称为江南抗战第一镇。作为全省首批重点帮扶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近年来,宝堰镇主动作为,开拓新路,积极谱写老区振兴新篇章,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今年5月,获得“全国文明镇”称号,成为全市第4个获此荣誉的乡镇。
王卫华副会长一行首先来到“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1938年6月陈毅率新四军第一支队进驻宝堰,将此处作为司令部驻地 。同年7月7日在此召开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四县代表大会,成立四县抗敌总会并颁布《号召抗日人民粉碎自治维持会等汉奸组织》布告。四县抗敌总会成立后,发动各级各类群众性抗日组织,征税收粮,动员参军,募集军需,有效地支援了新四军主力部队,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巩固作出了贡献。1995年9月,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被中共镇江市委、市人民政府列为“镇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镇江市中小学德育基地”,并被江苏省军区、江苏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同时被中国老促会授予“老区精神教育基地”牌匾。宝堰镇党委书记张彦向王卫华副会长介绍,该镇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弘扬,举办了“笔走龙蛇·心绘宝堰”诗书画巡展,今年6月,前隍村成为丹徒区首个成功进入选中央组织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的行政村。王卫华副会长充分肯定宝堰活化利用红色资源、积极传承红色基因的做法。
振兴革命老区,必须要有产业支撑。近年来,宝堰镇以现代农业科创园为抓手,加快推进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加快食用菌、生石花、水培蔬菜种植等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2024年,全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130.88万元,比上年增长26.86%。在现代农业科创园。王卫华副会长等实地考察了生石花和智能化食用菌生产项目。
王卫华副会长一行还考察了宝堰镇渔光互补项目。宝堰镇积极发挥资源优势,盘活资产存量,通过与有实力的央企合作,抢抓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渔光互补,因地制宜打造“低碳新能源小镇”,华润、国能渔光互补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华润新能源已成为全镇纳税第一大户,带动近50名群众就业,帮助群众每年增收约200万元,村集体增收400万元。
陕西省老促会还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老促会及宝堰镇党委、政府进行了座谈交流。
江苏省老促会老区部部长吕祥生、镇江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滕玉林、丹徒区老促会会长许志涛、宝堰镇党委书记张彦、镇长解冉等陪同考察,并参加了座谈交流。
(镇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